-
58万、万荣44万、襄汾50万、平遥50万、临县58万、原平50万、永济44万,这些数字不是代码也不是密码,而是山西各县十几年前的人口家底。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现在回老家过年时村子冷清了,县城商场里年轻人变少了,就连中小学都在合并缩班。
人口流失像根抽水泵,抽走的不只是数字。
临猗、万荣这些曾经人丁兴旺的县城,如今街上随便抓个本地人问问,十有六七家里都有在外打工的亲戚。
老一辈守着土地种苹果种酥梨,年轻人挤破头考公考研闯大城市,中间年龄段的不是开大车跑运输就是进厂打工。
最扎心的是这种人口塌陷存在共性——农业大县工业弱、资源型县城转型难、没有高铁站的县留不住年轻人。
襄汾的铸造业、平遥的旅游名片看似热闹,实际能提供的优质岗位杯水车薪。
当周边地市开始虹吸效应,县城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年轻人带着技术带着钱,把消费力也打包带走。
不过也别急着悲观,湖北潜江、浙江安吉这些县域逆袭案例说明,找准特色产业链照样能破局。
哪天这些山西县城能把在外闯荡的10万厨师、8万物流司机、5万美容师请回来搞产业,那才叫真把人口危机变成转机。举报
